2021年6月25日,西安市高陵区文化馆馆长甄陵应邀为中心作“戏曲进乡村的陕西工作实践——兼谈新发展阶段文化馆如何高质量发展路径思考”专题讲座,讲座由金栋昌副教授主持。
戏曲作为一种悠久历史、魅力独特和群众基础深厚的艺术形式,在陕西这片文化热土上扎根千年,逐渐成为彰显陕西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甄陵馆长从陕西戏曲进乡村的实践、新发展阶段文化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两个板块,结合自身的文化实践经验,全方位解答了戏曲进村现状、文艺工作者使命、文化馆高质量发展路径等极具现实性意义的问题。
在陕西戏曲进乡村的实践方面,甄陵馆长以陕西戏曲的概况为切入点,就陕西戏曲的常识,向在场师生讲述了陕西26种传统戏曲的历史与现状。甄陵馆长指出,在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戏曲面临着“戏曲地域性资源不平衡”、“观众少、看不上”等现实问题,要在实现“戏曲进乡村”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戏曲进校园”的工作。作为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戏曲艺术”的时代重任。针对陕西戏曲进乡村中的困境,要实现戏曲进乡村的“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互联网数字化”,并提出“戏曲发展要从‘进乡村’到‘驻乡村’再到‘存乡村’”的崭新构想,为我们的理论科研工作提供了新观点、新思路。
会场照片
在新发展阶段文化馆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上,甄陵馆长提出“均衡发展、开放发展、融合发展”的发展模式,文化馆的发展在兼顾“一点多心”全面开发、“交叉性”布局分配的同时,要实现高质量“配餐”与多样性“配送”,推动“互联网+”的新型戏曲发展模式。文化馆的高质量发展要构建“人心”工程,打破地域界限,真正满足群众的多元化文化需求。
聘任仪式
甄陵馆长作为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统一,直击公共文化建设中的“真问题”,给在场师生上了一堂振聋发聩的文化“现实公开课”。中心聘请甄陵馆长为中心兼职研究员,期待在下一步的深度沟通与合作中,为推动陕西公共文化的高质量发展进言献策。
供稿: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