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1日,中心调研组前往榆林市佳县开展调研,通过座谈会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佳县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乡村文化振兴、黄河流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文旅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等主题进行了重点考察。
座谈会在佳县国桢图书馆举行。佳县国桢图书馆高馆长就图书馆总部馆制建设、文化馆负责人就佳县文化馆建设情况、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和“大美石窑”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单位相关负责人就黄河流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分别的发言。佳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高局长就全县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情况,以及全县文化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十四五”发展方向和工作建议进行了系统介绍。
在实地调研当中,调研组重点考察了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赤牛坬民俗旅游文化村,就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文旅机构功能融合的推进情况以及民俗文化大院、赤牛坬村道德讲堂进行了专题调研。此外,还考察了佳县国桢图书馆24小时城市书房、佳中分馆,以及佳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峪口国际艺术小镇、谭家坪“送戏下乡”演出现场等。
本次调研,调研组对佳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考察,进一步加深了调研组对佳县公共文化服务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整体性认知,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佳县概况:
佳县,古称葭州,因境内佳芦河两岸芦苇丛生而得名,1964年改称今名,佳县是颂歌《东方红》的故乡,是毛泽东率党中央转战陕北时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中国红枣名县。截止2020年底,全县辖12镇1个街道办事处,324个行政村,辖区人口26.9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0929万人,城镇化32.1%。佳县现有自然和人文景观83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1大类62项,其中较为代表性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云山道教音乐,以及佳县剪纸、手工挂面制作、唢呐吹奏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